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醫院新聞

          聚焦|湖南省衛生健康委舉行“時令節氣與健康湖南·春分篇”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字號:[]

          信息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2025-03-21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于3月20日(周四)上午,舉行“時令節氣與健康湖南 · 春分篇”新聞發布會,邀請專家圍繞春分時節的健康養生、合理膳食、體重管理、睡眠健康、兒童疾病防治等大眾關心的問題答記者問。


          image.png
          image.png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處長 彭驍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湖南省衛生健康委舉辦的“時令節氣與健康湖南”系列健康知識發布會。
          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2025年為民服務八件實事工作方面的通知,聚焦兒科服務、心理和睡眠門診服務、血液透析服務、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托育服務、血費減免、健康知識宣傳等為民服務實事作出了細致安排和部署。圍繞“時令節氣與健康”,明確各地要結合實際召開健康知識發布會,組織權威專家創作優質健康科普作品并加大宣傳推廣。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對標對表國家衛生健康委工作安排,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2025年重點推進10項重點工作,緊緊圍繞“十四五”成就、深化醫改、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醫聯動 六醫協同”集成改革、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為民服務辦實事等,組織召開系列新聞發布會,適時介紹衛生健康重點工作進展成效和便民惠民舉措。同時,我們將立足群眾健康需求,圍繞時令節氣與中醫藥健康養生,組織發布健康養生和疾病防治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今天是3月20日,春分,春分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禮》中的記載,而在《尚書》、《詩經》等古籍中也都有關于春分的描述,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于各季的中間。春分平分了晝夜、寒暑,這個時節萬物生長漸趨茂盛,人體的功能活動也轉而加強,人們在此節氣養生保健應當順應節氣,做到情志宣泄有度、起居有常,調飲食、適運動、防疾病,以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今天的發布會將圍繞春分時節的健康養生、合理膳食、體重管理、睡眠健康、兒童疾病防治等,由專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專家有: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張滌先生;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常務副院長、主任醫師伍大華女士;
          湖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潘宏偉先生;
          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營養師蔡華女士;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徐寅先生。



          image.png

          image.png

          謝謝您的提問。春分時節,春雷始鳴。中醫認為,春分時節肝氣旺盛,容易克犯脾胃;湖南氣候潮濕,春分時節雨水增多,濕氣加重,加之湖南人喜好食用辛辣食物,容易造成濕熱阻礙脾胃的功能。因此,春分時節胃腸疾病容易反復發作。在這里分享一些注意事項和方法。

          首先,保持舒暢愉悅的心情。中醫學認為,春季是養肝的最佳時節,肝主疏泄,肝臟正常疏泄,脾胃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和運化水谷精微。建議按揉太沖、內關穴平抑肝火,聆聽音樂舒緩情緒。
          其次,要重視起居有常,提倡適量的運動。堅持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療法,能增加人體的胃腸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胃腸道的恢復。
          最后,注重飲食調養。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會影響到脾,所以易出現脾胃虛弱之癥,故春分時節食物選擇以清淡、易消化為主??蛇x用本地應季之物,如藠頭炒肉可醒脾開胃,香椿煎蛋能升發陽氣,佐以春筍煨湯、紫蘇煎茶,既承襲湘菜辛香特質,又暗合養生之道。當季可多用薏苡仁、芡實、茯苓等祛濕食材,輔以蘇葉、薄荷等疏肝藥材入膳。但需少吃油膩、高糖、重口味食物,否則會阻礙脾胃的消化功能,導致腹脹、疲倦等問題。也要避免食用腌制、難消化、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

          每個節氣都有相應的適合節氣特點的藥膳方,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春分時節藥膳方——黃精山藥平補湯。

          藥膳湯:黃精山藥平補湯

          配方:黃精15g,新鮮山藥200g,湘蓮20g,排骨300g。

          做法:排骨焯水后與藥材同燉1.5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平補陰陽,健脾和胃。

          這個方子中黃精甘平,歸脾肺腎經,補氣養陰;山藥甘平,補脾益肺滋腎;湘蓮甘澀平,健脾固腎安神;排骨甘咸平,滋陰潤燥。此方以湖南道地藥材“湘九味”中的黃精、湘蓮為核心,全方構建“水土同調”的平補體系,共奏健運脾胃之功。謝謝。


          1742540639861.png

          春季以來,我發現身邊很多人吐槽出現入睡難、睡眠質量不好等問題,想請問專家,能否從中醫的角度來給我們解析一下?如果我們出現了這些睡眠障礙的問題,應該怎么調理?

          image.png

          謝謝您的提問。春季睡眠問題是有增多的趨勢。春季陽氣升發,易出現頭痛、頭暈、血壓升高、失眠等癥狀。古人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此時天地之氣由“陰盛陽弱”轉向“陽長陰消”。如果我們不順應時節,不把人體陰陽調和至平衡狀態,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問題。具體來講,睡眠障礙問題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氣候與生理變化。春分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氣候忽冷忽熱,人體陽氣開始升發,新陳代謝加快。這種氣候特點可能導致人體陰陽失調,從而影響睡眠質量。
          情緒波動。春季人體陽氣隨著自然界的升發而波動,容易影響肝氣的順暢運行。肝氣失調,肝火亢盛,情志不能疏泄,則表現為煩躁不安、易怒等異常情緒,即所謂的“春躁”,進而導致睡眠障礙。
          生活規律改變。隨著白晝逐漸變長,夜晚變短,人們的生活規律可能受到影響。如果不能及時調整作息,經常熬夜、晚睡晚起,擾亂睡眠節律,則出現失眠。
          飲食不節。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飲食不節制或不潔凈,睡前進食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缺乏規律,暴飲暴食,過饑過飽,都可能導致脾胃不和,引發脾胃病癥,進而影響睡眠。
          不良生活習慣。睡前使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設備,觀看刺激性影視節目,進行激烈的游戲與運動,吸煙、喝酒、喝咖啡與濃茶,以及服用影響睡眠的藥物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影響人體的陰陽氣血調和,擾亂睡眠。
          雖然失眠一般情況下不會有生命危險,但經常失眠,會使人體產生諸多不適。長期慢性失眠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出現認知、學習、記憶等方面的障礙。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調理:
          規律作息。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入睡和起床,建立適合自己的睡眠生物鐘。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如使用遮光窗簾、降低噪音、選擇舒適的寢具,還可以通過聽輕音樂或閱讀紙質書籍來放松身心。白天盡量多接觸自然光,減少室內昏暗環境對生物鐘的影響。
          合理飲食。按時進食,避免晚餐過晚或睡前過饑過飽。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煙酒、咖啡、濃茶、藥物等。可以多食用萵筍、薺菜等食物,有助于疏肝理氣;食用蓮子、百合、紅棗等藥食同源中藥,有助于養心安神。
          適度運動。進行中醫養生操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通過柔和的動作調和陰陽,平衡氣血,對改善失眠有積極作用。避免晚上劇烈運動,以免影響入睡。

          調節情志。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學會釋放壓力,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使身心得到舒適。若無法緩解負面情緒,導致生活工作受到影響,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及早解決心理問題。謝謝。

          1742540725085.png

          現在,體重管理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去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個部門啟動了“體重管理年”活動。那么,請問什么是合理體重?大眾應該如何去正確判斷?對于超重人群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飲食和運動的建議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體重呢?

          1742540778934.png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計劃,體重管理被納入國家“議題”,由此可看,“體重管理”不僅僅是個人小事,也是國家大事。

          首先,要對超重有一個科學的認識,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愛美的女士,盲目減肥,還有一些本身已經屬于超重范圍的人士,卻對各項指標不太關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合理體重?
          合理體重是指一個人在維持健康狀態下的適宜體重范圍,通常與身高、年齡、性別、體型和肌肉量等因素密切相關。判斷合理體重最常用的指標是體重指數(BMI),其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身高1.60米的人,BMI為60÷(1.6×1.6)≈23.4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BMI在18.5到24.9之間屬于正常范圍,低于18.5為體重過輕,25到29.9為超重,30及以上為肥胖。我們國家的標準稍微不同,18.5-23.9之間屬于正常范圍,低于18.5為體重過輕,24到27.9為超重,28及以上為肥胖。
          值得注意的是,BMI并非唯一標準。例如,肌肉量較高的人(如運動員)可能BMI偏高,但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健康。因此,結合腰圍、體脂率等指標可以更全面地評估體重是否合理。一般來說,男性腰圍應小于90厘米,女性應小于80厘米,超過這個范圍可能意味著腹部脂肪過多,增加健康風險。所以,公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超重,除了準確測量身高和體重計算BMI之外,還可以通過測量腰圍,看是不是在正常范圍內,更進一步的話,可以使用專業設備測量體脂率,男性健康體脂率一般在10%-20%,女性在20%-30%,另外,還需要考慮個人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家族病史等因素,全面評估體重是否合理。
          最后,對于超重人群,一靠“管住嘴”,二靠“邁開腿”。既要營養搭配、自律規范,更要加強鍛煉、熱愛運動,具體來說,在吃的方面:
          一是控制總熱量攝入。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品、甜點、含糖飲料等,學會看營養標簽。每日熱量攝入應根據個人活動水平和體重目標進行調整。
          二是增加膳食纖維。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類,這些食物富含纖維,能增加飽腹感,減少過量進食,每天攝入膳食纖維25-30g。
          三是補充優質蛋白質。選擇瘦肉、魚類、雞蛋、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來源,有助于維持肌肉量和促進代謝。
          四是減少精制糖和飽和脂肪。避免過多攝入含糖飲料、甜點和加工食品,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如橄欖油、堅果和魚類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每天不超過2g。
          五是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規律進餐有助于控制食欲和血糖水平。
          六是養成每日5卡的習慣。體重晨起打卡,早、中、晚餐打卡,運動打卡。
          在運動方面:
          一是要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于燃燒脂肪和改善心肺功能。
          二是要有力量訓練,每周進行2-3次力量訓練,如舉重、俯臥撐、深蹲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率。
          三是增加日常活動,多走路、爬樓梯、站立辦公等,增加日?;顒恿浚瑴p少久坐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運動要講究循序漸進。剛開始運動時,不要急于求成,逐漸增加運動強度,避免受傷。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如跳舞、瑜伽、球類運動等。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建議作為補充:
          一是要保證睡眠充足,建議每晚睡足7-9小時,睡眠不足會影響瘦素和胃饑餓素的分泌。瘦素是一種抑制食欲的激素,而胃饑餓素則是一種刺激食欲的激素。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瘦素水平下降,胃饑餓素水平上升,從而增加饑餓感和食欲,尤其是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睡眠不足還會導致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升高,長期高水平的皮質醇與腹部脂肪堆積有關。
          二是要學會管理壓力,適當釋壓,壓力過大會導致情緒化進食,學會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緩解壓力。
          三是可以記錄進展,通過記錄飲食、運動和體重變化,及時調整計劃,保持動力。
          總之,合理體重的管理需要從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多方面入手,制定科學、可持續的計劃,最終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才能達到長期健康的目標。謝謝。

          1742540812823.png

          兒童肥胖是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此次兩會代表委員提出了“肥胖減重”建議,張滌教授,您作為本屆全國人大代表,請問您怎樣看待“兒童肥胖”問題,有何建議?

          1742540842568.png

          近年來,我們確實在臨床中發現,“兒童肥胖”出現增長趨勢。兒童肥胖,會增加心血管、內分泌、呼吸系統等疾病發生風險,無論社會公眾或醫療領域均有必要加強對兒童肥胖問題的重視,積極探索降低肥胖發生率和減輕肥胖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作為一名中醫兒科醫師,我想,有以下工作要做。

          首先,加強科普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兒童肥胖危害性的認識,包括家長、學校、政府部門等。
          其次,調整飲食結構,改善飲食習慣。飲食要“三宜三忌”:一宜“調肝健脾”;二宜“寒熱均衡”;三宜“食鮮嘗新”。一忌“大寒大熱”;二忌“滋膩厚味”;三忌“誤食發物”。簡而言之,3~6歲兒童是身體發育重要時期,應保持日常飲食的營養均衡,多攝入新鮮蔬果,促進機體代謝。要及時糾正兒童挑食行為,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要避免攝入糖分過高的早餐,臨睡前不進食,限制甜食或油炸類食物的攝入量。

          最后,保持良好作息習慣、增加運動鍛煉。現在春分節氣,應該早睡早起,與日同光。晚上盡量在9點前入睡,早上7點左右起床,保證每天8~10小時的睡眠時間。運動鍛煉方面,室內根據愛好、場地等選擇跳繩、球類等運動;室外,可以選擇放風箏、森林公園踏青等活動。其實,游泳也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方式。與此同時,還應關注兒童心理狀況。如果兒童學習任務重,壓力增大,也容易形成壓力性肥胖。建議加強心理疏導,增加親子陪伴時間。謝謝!

          1742540883398.png

          很多科學研究發現,攝入過多食鹽和食用油會增加高血壓、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的患病風險,增加居民健康負擔。那么對于老百姓一日三餐來說,具體有哪些減鹽、減油的實用技巧呢?

          1742540908045.png

          我們平時說的鹽,是指普通食用鹽,它的化學名稱為氯化鈉,是人體所需的重要元素,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一般來說,人體的細胞和血液里的氯化鈉濃度必需保持穩定,機體才能正常工作。鹽還有增加食物的味道、刺激味蕾,長時間保存食物等功效。比如湖南人愛吃的臘肉,沿海人常吃的咸魚,都是依靠鹽來制作保存的。

          俗話說“百味鹽為先”,就是說鹽淡了就食之無味。但如果鹽攝入過多,就很可能會危害到人體健康。特別是對于慢性心臟病、高血壓、腎臟病和過度肥胖的患者而言,高鹽飲食會加重心、腎等器官的負擔。因此,一定要注意鹽的日常攝入量。
          根據臨床觀察,約有一半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與高鹽飲食密切相關,我們把這在醫學上叫做“鹽敏感型高血壓”。這種高血壓在非洲和亞洲裔人群較常見,且鹽敏感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當然有些朋友會問,我天天都吃的很咸,為何血壓不高?可能的答案是暫時血壓還不高,今后可能會升高。還有就是您屬于鹽不敏感者,即使攝入較多鹽分,血壓升高也不明顯。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成人每日攝入鹽的量是<5克(約1茶匙)。那么生活中如何控制鹽攝入呢?
          首先,我們可以購置一個1克定量鹽勺,每人每日共用鹽量控制在5勺以內。第二,要注意食材中的含鹽量。比如掛面、腌制和臘味食品,要注意減少食用這類高鹽加工食品。第三,已經患上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除了嚴格控制鹽的攝入外,還需要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剛開始減鹽后,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吃東西“沒有味”,但其實人的味蕾對鹽的適應性是極強的。在持續4-8周減鹽后,味覺敏感度可提升30%,3個月后就能自然適應低鹽飲食。所以,在減鹽時,可以采取漸進式減鹽,每周減少10%的用鹽量。比如:第一周每日用鹽5克,第二周每日用鹽4.5克,慢慢過渡到每日3克鹽(半茶匙)。
          另外,血壓的平穩還和鉀離子有關。因此,我們在注意減鹽的同時,也要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富鉀食物的攝入,保持“鈉鉀平衡”來穩定血壓。
          我們湖南人的飲食習慣以“重油、重鹽、重辣”著稱,有一句俗話叫“油多不壞菜”。比如我們喜歡吃的“辣椒炒肉”“糖油粑粑”等,在烹飪中都會用到比較多的油,這樣的飲食習慣給我們帶來“舌尖上”的美味,但也可能帶來不利的健康影響,過量攝入食用油會增加肥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一是適當改變烹飪方式:多用蒸、煮、燉,減少煎、炸、炒,我們湖南人喜歡爆炒、油炸,可以采用或者間隔使用蒸、煮、燉等低油烹飪方式,比如魚、雞,爆炒好吃,清蒸也很鮮美。也建議大家的廚房中配置控油壺或量勺,每人每天食用油攝入量不超過25-30克(約2-3湯匙);或者一周、一月觀察一次家庭用油量,再進行適當的調整。
          二是選擇健康的食用油。建議優先使用植物油。湖南人常用豬油等動物油烹飪,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建議控制用量,多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茶籽油、菜籽油、橄欖油等。同時,要避免反復使用高溫烹飪油。我們有不少家庭做菜時,油炸后的油舍不得丟,反復使用。這種不太建議,因為反復加熱會產生有害物質,增加健康風險。
          三是嘗試調整飲食習慣。餐館的菜肴制作油量較大,常常用過大油等方式提升色香味。建議大家減少外食頻率,多在家做飯,“家常飯”更好控制用油量,也能增進親情。還有我們湖南人喜歡油豆腐、辣條等高油零食,也可以考慮選擇新鮮水果、堅果(適量)等健康零食替代。
          總的來說,通過優化烹飪方式、選擇健康食用油、調整飲食習慣等方式,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能夠幫助我們在享受美食美味的同時,減少油脂攝入,降低慢性病風險,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謝謝!

          1742540935343.png

          1742540948645.png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說明春耕春種的重要性。今天剛好是春分節,農民春忙開始了,我們兒科也開始忙起來了。為什么?“天人相應”。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春分時節,陰陽交替,氣溫變化較大,晝夜溫差明顯,兒童臟腑嬌嫩,易受風邪、寒邪、濕邪等外邪侵襲。加上春季肝氣旺盛,易克脾土,脾胃功能失調,導致抵抗力下降,因此兒科常出現以下健康疾?。?/span>

          呼吸系統疾病。春分時節,風邪盛行,肺為嬌臟,易受風寒之邪侵襲而致肺衛功能損傷。加之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兒童容易著涼受冷,也容易被病毒、細菌感染,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發生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原有的呼吸系統宿疾也會在春分時節加重。

          消化系統疾病。近段時間雨水增多,濕氣較重,加之兒童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若機體為濕邪侵犯,則損傷脾胃功能,從而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瀉、面色萎黃、身高體重增長緩慢等脾胃虛弱之病癥。

          過敏性疾病。現在春暖花開,花粉、柳絮、塵螨等過敏原增多,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從而誘發過敏性鼻炎、皮炎、哮喘、結膜炎等疾病。

          情緒不穩定。在中醫學中,春季屬肝,肝主疏泄,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春分時節,陽氣生發,兒童容易出現情緒波動。且春季天氣變化頻繁,兒童的作息時間也容易被打亂,導致情緒不穩定,從而出現煩躁不安、易怒、哭鬧、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異常情緒。

          在預防保護上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起居調攝方面。首先,起居要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其次,要適當“春捂”保暖。家長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給小孩增添衣服,防寒御寒;容易汗出的小孩要及時更換衣服,以防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
          飲食營養方面。要有充足的蛋白質,保證生長營養需要。對于一些偏食、挑食的小孩,我們要尤其注意,多食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當季的油麥菜、薺菜、香椿、春筍、豆芽、韭菜等為上選,比如椿煎蛋,艾草糕等,既飽口福,又增強了營養。
          運動方面。適當加強運動,提升陽氣。像前面提到的,除了球類運動外,還可以放風箏、森林公園踏青等。對于有過敏性疾病的小孩,要注意避開花粉、柳絮等過敏原。

          心理方面。加強心理疏導。親子陪伴很重要,在陪伴中發現其愛好,建議根據其愛好、性格引導孩子未來發展。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排解。謝謝。

          1742540975959.png

          來源:新湖南、紅網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33333在线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