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查看更多
多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 查看更多
發布日期:2023-05-06 08:56
聯合國網站指出,紀念活動旨在讓人們意識到,當前世界迫切需要向促進可持續生產和消費模式的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轉型,這將為各國節省數十億美元,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
發展循環經濟是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路徑。當前,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實現綠色增長和氣候目標日益成為國際各方共識和努力方向。一些國家通過完善相關立法、推廣成功模式、創新工業共生體系等,大力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丹麥——
“工業共生體系”實現資源共享
在丹麥卡倫堡市生態工業園內,各類企業通過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產業間的代謝和共生關系,這一循環經濟模式讓這個只有1.6萬人口的濱海小城聲名鵲起。
生態工業園建立初期僅有4家企業入駐,卡倫堡市政府嘗試使用園區內發電廠產生的蒸汽為全市供暖,邁出了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一步。目前,園區內有23個項目,基于循環經濟的原則,企業之間實現蒸汽、污泥、熱能等20多種工業排放物質和能量的閉環流通,逐漸形成一種“工業共生體系”。數據顯示,通過共享廢棄物和其他資源,園區每年可為企業節約成本8000多萬歐元,節約地表水400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8.6萬噸,回收固體材料6.2萬噸。2015年以來,園區內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80%。
“這一工業共生體系的核心是從一個行業獲取殘留物,將其用于不同的生產過程。”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工作人員梅特·斯科比約介紹??▊惐ど鷳B工業園主席邁克爾·霍爾格倫表示,通過與合作伙伴交換材料、水和能源,工業共生體系不僅提高了經濟收益,而且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和企業運營成本。
建設卡倫堡生態工業園是丹麥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2018年9月,丹麥政府發布循環經濟發展新戰略,投資1600萬歐元支持15項具體措施,以充分發揮材料和產品再循環利用潛力,最大限度減少浪費。此外,丹麥還將《2020—2032年國家廢棄物預防和管理計劃》納入“循環經濟行動計劃”,對嚴重影響環境和氣候的生物燃料、建筑和塑料領域廢棄物進行量化指標管理。各方持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努力正日益取得明顯效果。
德國——
修訂法律促進家電回收利用
隨著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的電子產品日益增多,對電子產品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是很多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大難點。據德國媒體報道,2019年德國廢棄家電的總體回收率約為44%,回收家電中約有86%實現了循環利用。德國環境部部長施特菲·萊姆克介紹,德國現在有數以百萬計的廢棄小家電閑置家中,應該讓消費者盡可能簡單方便地處理它們,這樣才能循環利用有價值的材料,減少有害物質對環境的破壞。
回收流程繁雜是電子產品回收率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德國新修訂的《關于電子電氣設備的流通、回收和環保處理的聯邦法》于2022年正式生效,以便讓回收工作更加便利,更好實現循環利用。例如,通過在超市、折扣商店等消費者經常光顧的地方設置回收點,方便民眾隨時處理閑置的手機、手電筒及電動剃須刀等小家電。
由于廢棄電器中的部分電子元件包含有害物質,德國法律規定不能將其作為普通生活垃圾處理,必須專門分類處理。消費者有義務將廢棄電器送至指定處理點,否則可能面臨最高1萬歐元的罰款。家電制造商也有義務接收回收的舊家電,進行處理、再利用,否則也將面臨5萬歐元的罰款。
除了廢棄家電,德國還對舊汽車、電池、飲料包裝等回收再利用制定詳細規則。例如,德國對可回收飲料容器實施強制押金制度,消費者購買飲料時必須多付一定費用作為容器的押金,以保證容器使用后退還商店循環利用。德國廢舊電器基金會主席戈德堡認為,負責任地使用資源、從廢舊物品中回收有價值的材料是循環經濟運作的基礎,正確地進行收集與回收至關重要。